Search

【 白恐講座推薦 ​ 】​

講題|水蛙・香蕉.龍山寺:戰後左翼影劇的明與滅​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 白恐講座推薦 ​ 】​

講題|水蛙・香蕉.龍山寺:戰後左翼影劇的明與滅​
時間|7/24(六)19:30​
主講​
林傳凱/白恐研究者.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​
蘇致亨/《毋甘願的電影史》作者​

✨ 本講座由春山出版主辦,前往報名 https://bit.ly/3riiI8i
*該場線上活動需要報名
說明:
*欲參加講座的讀者請先填寫報名資料,報名連結最晚將會於7/24 當天晚上七點整關閉,並於當天下午一點之後陸續將線上講座連結寄出。因通知信件極有可能被系統檢視為垃圾信件,請有報名成功的讀者7/24當天多加留意信箱,若有疑問也可私訊春山臉書。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pringhillpublishing

二戰後的文藝界人士面臨前所未有的處境,其中導演白克或可說是代表性的悲劇人物。他是第一批來臺接收的官員,此後在臺灣拍片,一九六四年因捲入白色恐怖而死。目前惟二倖存的白克作品為《黃帝子孫》與《龍山寺之戀》。理解白克之所以重要,除了可以理解一九四五年前後的左翼文藝發展,也是二二八事件後,理解「省籍對立與和解」如何展現在文藝創作的關鍵人物之一。​

本次講座林傳凱將主述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年的左翼文藝史,尤其是戲劇的實踐,以及白克與左翼文人圈的關係。蘇致亨除了談政治檔案中的白克,也從台語片影人辛奇、林摶秋、楊渭溪的故事,進一步剖析一九四五至一九六〇年代,伏流在臺灣電影創作的左翼思維,以及擴大討論白恐下的影人。本次講座希望能以白克為起點,勾勒出臺灣電影從戰後到戒嚴、解嚴的不同階段。​

📕 參考讀物
《毋甘願的電影史:曾經,臺灣有個好萊塢》
《看得見的記憶:二十二部電影裡的百年臺灣電影史》,<03白克,《黃帝子孫》,一九五六>
《靈魂與灰燼》套書、單書 下單連結:
https://bit.ly/3eMgd9t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《明白歌》將帶著由檔案、口述史等史料中尋獲的故事,將它們帶回起點,傳遞當地的故事。以多重的述說與音樂演唱,重新拾回記憶抵抗遺忘,也朝著社會和解之路前進。
View all posts